首页 南宁头条内容详情

南宁市有哪些博物馆?

2025-05-31 5 51kk

南宁市有哪些博物馆?

南宁市有哪些博物馆?



1.南宁市博物馆

属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南宁市博物馆于1992年成立,成立后与1982年成立的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主要管辖有新会书院、粤东会馆等自治区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履行文物行政管理和博物馆相关业务职能。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逢周一闭馆。

交通指南:到馆参观可乘1路、6路、32路、33路、39路、213路、219路公交车,民族共和路口站下,往西走200米;10路、11路、34路、35路、45路、76路、79路、205路、207路公交车,民族江北路口站下,往东走150米;乘公交车百货大楼站下,往南走400米。

2004年南宁市博物馆将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移交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取消文物行政管理职能。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将文物保护单位原广西高等法院旧址改造为邓颖超纪念馆,对外实行免费开放,由南宁市博物馆管理和使用。2009年8月,为加强全市文物考古和研究工作,经南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南宁市文物研究考古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的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能是收藏、征集、陈列、考古和研究本地区优秀历史、民族文化遗产,并负责对全市文物、博物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2010年10月18日,南宁博物馆项目开工典礼暨奠基仪式市五象新区举行。新建的南宁博物馆馆址设在五象新区,用地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3亿。整个馆属于框架结构,建有地下1层,地上4层,其中地上部分按建筑造型局部为2层和3层。建筑地上部分设置展厅、多功能厅、4D影院等,地下部分设置藏品库、临时库房、提看室、设备机房等设施,工程期预计为2年。新建的南宁博物馆将成为南宁的一个文化地标。南宁市博物馆将紧紧依托首府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对南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值,打造国家一级博物馆,迈向全区博物馆前列。新馆命名为南宁艺术博物馆。建成后的南宁艺术博物馆[2]将兼备收藏、展示、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成为南宁市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成为教育、激发人们热爱南宁、建设南宁的一个重要阵地,成为南宁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南宁博物馆位于五象新区五象大道北面,主入口处面向40米宽的河堤路,项目总投资27368.36万元,占地面积为124亩,总建设面积为29975.2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4426.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5548.41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博物馆主体工程、总平土方工程、室外给排水工程、总平照明系统及泵房工程等。

2016年1月29日上午,南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举行预开馆仪式,向市民展示南宁深厚的文化底蕴。该馆总建筑面积30817.21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达12000平方米。陈列布展包括“邕容华桂--古代南宁”、“邕城百年--近现代南宁”两个基本陈列,以及“1929南宁兵变馆”、“红土情韵--卢权智红陶艺术馆”、“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馆”三个专题馆,以藏品丰富、技术前沿、时尚炫丽的崭新姿态面向公众开放。五大展馆除了展示了南宁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还尤为重视参观者的参与和体验。陈展除了常规展示方式外,在内容与空间融合、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展教合一、展演一体等方面有独创性的突破。特别是“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馆”,用展演一体的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魅力,让博物馆在单纯的视觉体验空间中增加了听觉的体验,完整传达了民歌的文化信息与内涵。

南宁市有哪些博物馆?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占地面积约60亩,是一家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三级文物3867件。

场馆布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总面积为32757.8平方米,陈列大楼是一座具有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长方体大型建筑,集陈列展览和业务办公于一体,一至二楼用于陈列展览,三楼用于办公。陈列大楼后面,是一块24000平方米的民族文物苑,建于1988年,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等民间手工作坊。(截至2013年数据)

南宁市有哪些博物馆?


广西民族文物苑

坐落在南宁市广西博物馆旁侧,占地24000平方米,建成于1988年底,是一座地方性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物露天陈列馆。

广西民族文物苑展示了广西壮、侗、瑶、苗四大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和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等。

特色

广西民族文物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室内陈列的延伸和扩展,在2400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内,展示了广西壮族、瑶族、苗族、毛南族极富特色的民居,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还有寨门、戏台、民族手工作坊,铜鼓群雕和铜马、铜镇塑像等。建筑周围配以石林、水池和奇花异树,民居内辅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民族工艺品原状陈列,手工作坊可进行制陶、造纸、榨油现场表演。逢年过节,壮族戏台上演民族歌舞,竹林深处有山歌对唱,在苗楼可品尝民族风味小吃。步入广西民族文物苑,壮乡瑶村苗寨,可游可居,民族历史文化,有声有色,有香有味。自198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开放以来,广西民族文物苑以其新奇的构思,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创的展示内容,成为中外游客到自治区首府游览的必到之处。在长达11年的开放过程中,广西民族文物苑以直观的形式向观众和游客介绍了广西各民族的相关情况,既反映了建苑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要求达到的展示的目的,同时也获得观众的认可,塑造、诠释了新的民族文化,对今后的相同性质的景点建设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对广西民族文物苑的建苑过程、展示内容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

其他景点

在侗族风格大寨门之后,陈列着宏大的古代铜鼓雕塑群、壮族民居、苗族吊脚楼、瑶族竹楼、毛南族山居、侗族风雨桥和鼓楼等民族建筑。在各民族建筑中辅助陈列民族生产生活用具、民族工艺品,并有工艺品生产表演。民族作坊内有传统的榨油、碾米、造纸、制陶等表演。逢民族节日有各种民族文艺表演活动。在苑内可喝到侗族油茶,品尝各民族风味食品和丰盛美味的民族菜肴。民族文物苑是宣传介绍广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

交通

可在南宁市内乘坐公交汽车到“文物苑”下车即可,以下是公交车线路介绍

途经公交车:11、23、30、33、34、47、63、205

时间:6:15-22:00; 票价:1元(空调车2元);

广西自然博物馆

广西自然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Guangxi),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公园白龙湖东侧,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现为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重点博物馆,也是我国地处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内的两座省级自然博物馆之一。

馆藏文物

广西自然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一直以采集、收藏、研究和陈列动植物、岩石矿物、古生物(含古人类)化石等自然资源标本为己任,现收藏有植物、动物、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自然标本3万件,以丰富的大熊猫 -- 剑齿象动物群化石、鱼化石、恐龙化石、古人类化石、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和珍稀的白头叶猴、瑶山鳄蜥、擎天树、金花茶、桫椤、银杉等动植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陈列为特色。入藏的模式标本有:脊椎动物化石2新属7新种,植物标本7新种,鱼类1新种。

南宁博物馆属于哪个城区?

南宁博物馆位于五象新区五象大道北面,主入口处面向40米宽的河堤路,项目总投资27368.36万元,占地面积为124亩,总建设面积为29975.2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4426.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5548.41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南宁市博物馆属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南宁市博物馆于1992年成立,成立后与1982年成立的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主要管辖有新会书院、粤东会馆等自治区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履行文物行政管理和博物馆相关业务职能。

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南宁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