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是肯定见过的。
在最初并不统一叫「鲸」。
比如同样是《庄子》。杂篇里的任公子钓大鱼: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鬣,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这用五头大牛做鱼饵才能钓上来的大鱼,什么样呢?扬而奋鬣,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的描写也和符合鲸鱼有鳍的外观和鸣叫的特征。
———————————————————————————————————————
再稍晚的《史记》也有几则类似鲸鱼的记录,且多和秦始皇有关。
第一个就是徐福出海,射鲸之说。但当时也不称为鲸,而是「大鲛鱼」。
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
到了秦始皇死后,秦皇陵内的布置,有一句写长明灯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里的人鱼膏,基本可以认定是鲸鱼脂。因为鲸鱼脂非常耐燃烧,根据科学估算,一盏普通的油灯,如果给它配备一立方米的鲸鱼油,它可以燃烧5000天,即15年左右的时间。只要有氧气,有不限量的鲸鱼油脂,一盏灯燃烧几千年,应该是不成问题.。也许古墓中,有专门的通风系统,可以保障长明灯燃烧所需的氧气。
———————————————————————————————————————
到了武帝时期,就明称为鲸了,武帝开凿昆明池,其中就刻了石鲸数头,据说每逢大风雨,都会有发出雷鸣一般的吼声:
石雕的鲸鱼。《三辅黄图·池沼》:池( 昆明池 )中有 豫章臺 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
1、先说说“鲸”这个字。
《说文》本作䲔,海大鱼也。《玉篇》鱼之王。《古今注》鲸鱼者,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详鲵字注。
2、古人显然见过鲸。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3、古人不光见过,还认真观察过。
海鱼也……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族畏,悉逃匿,鱼无敢当者——西晋.崔豹《古今注》
4、古人不光观察过,甚至还进行商业开发:
人云龙涎有异香,或云龙涎气腥能发众香,皆非也——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龙涎香就是抹香鲸消化不良的产物。
评论列表 (0条)